“先别划了,饭都凉了!” 家庭聚餐时,李阿姨总这样说低头刷手机的儿子,可儿子总觉得 “边看边吃更热闹”。这样的场景很常见,我们以为吃饭看手机只是 “打发时间”,却没发现肠胃正在默默 “买单”,时间长了会冒出 3 类不适。
吃饭盯手机,肠胃会冒 3 类 “小麻烦”刚放下筷子就肚子 “胀得发紧”,还老嗳气: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:边看短视频边扒饭,段子没笑完,就发现腰带紧了一格,接下来半小时总 “嗝” 气,说话都觉得肚子沉。这是由于大脑接收 “吃饱” 信号需 20 分钟。当专注于手机时,难以察觉 “吃够” 状态。待反应过来,胃部已然过度撑胀,摄入食物量远超所需。就像气球过度充气,胃壁紧绷、消化变慢,嗳气腹胀自然来。
吃同样的饭,别人下午活力足,你却 “肚子坠着慌:比如中午和同事点外卖,同事专心吃,下午还能精力开会;你边刷工作群边吃,下午两点就觉得肚子像装了湿抹布,起身都没力气。身体血液像 “资源分配员”,盯着手机时,更多血液支援大脑处理信息,分给肠胃的少了。肠胃动力匮乏,蠕动迟缓、消化液稀缺,食物于胃内停滞不前,难以运化,人便会产生未消化之感。
偶尔胃里 “轻轻刺痛”,但一会儿就消:比如晚上边追连续剧边吃饭,看到精彩处加快速度,吃完没多久,心窝下方像被针扎似的疼一下,过几分钟又好,你可能以为是 “岔气”。但医生说这是肠胃在 “提醒”:分心时咀嚼敷衍,没嚼碎的食物会刮擦胃黏膜;盯着屏幕笑或着急时,还会吞进冷空气,胃里压力大也刺激黏膜。痛感虽快消,次数多了胃黏膜易受损。
有一常被忽视之点:就餐时紧盯手机,不仅会在不经意间 “饮食过量”,更会使味蕾蒙尘,难以品味食物的 “本真之味”,实在得不偿失。
我朋友以前总说 “饭量小”,养成边看剧边吃饭的习惯后,体重涨了 10 斤。她发现:专心吃时,一碗粥配一个包子就够;边看剧边吃,会不知不觉喝第二碗粥,甚至多吃一个馒头 —— 大脑光顾着看剧情,没接收到 “饱了” 的信号。而且以前觉得妈妈做的红烧肉 “特别香”,现在边看剧边吃,只知道 “在吃肉”,吃完连 “咸淡” 都记不清。时间长了,不仅易长胖,还会觉得 “吃饭没乐趣”,甚至抵触吃饭。
我邻居家往昔便是如此。晚餐时分,爸爸会抱怨单位食堂菜肴欠佳,孩子则分享校园趣事,妈妈轻声提醒“慢点吃”,彼时饭桌上一片欢声笑语,好不热闹。后来邻居妈妈说,全家都总 “肚子胀”,去医院检查没查出毛病,医生说 “可能是吃饭太紧张,影响了消化”。
原来轻松聊天能让身体放松,肠胃 “安心工作”;大家都盯手机时,氛围变 “紧绷”,身体处于 “轻微焦虑”,肠胃消化受影响,时间长了全家都可能不适。
规避此类问题轻而易举:用餐之前,将手机置于远处,诸如客厅的沙发之上,亦或是卧室的枕头之畔,如此便可。刚开始可能 “不自在”,总惦记消息,但坚持两三天就会发现:专心吃饭时肚子不胀了,还能尝出 “米饭香”“青菜鲜”;更能和家人多聊几句,饭桌上又有了热闹声。肠胃是 “实在” 的器官,你对它 “用心”,它就对你 “友好”;你忽略它,它就用 “不舒服” 提醒你 —— 好好吃饭,才是对自己和家人肠胃最基本的照顾。
尚红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